王友德烈士敬礼影像 上海市公安局供图
“此前我们两姐妹对父亲的事迹都不太了解,母亲因为父亲工作危险很少跟我们主动说起,加之父亲牺牲时我们都小,久而久之父亲的形象越来越模糊,这份遗憾便一直留存在我们心中。”
2025年清明前夕,上海公安烈士王友德的亲属一行四人专程从山东来到上海缅怀亲人,看到画面中年轻的父亲身着旧式米黄色公安制服举手敬礼,王友德的亲属们泣不成声。
由于牺牲时没有任何影像留存于世,王友德曾是解放后上海公安唯一一位没有肖像的烈士。告慰烈士英灵,为烈士画张像,成为徐汇分局民警和他亲人的共同愿望。
2024年,徐汇公安首次绘制复原了烈士肖像。2025年更是运用最新数字技术还原了烈士敬礼的画面,填补了亲属记忆的空白。
王秀梅和王秀春触摸王友德影像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牺牲时没有任何影像留存于世
1923年4月,王友德出生于山东曲阜一个贫农家庭。1948年6月山东曲阜解放,同年11月王友德报名参军,1949年5月随军南下后被安排在塘子泾派出所(现徐家汇派出所)工作。
上海解放初期,盗匪地痞活动猖獗。1949年8月18日晚,王友德与同事徐国祥巡逻时发现两名男子形迹可疑。在对其盘查时,其中一人忽然乘机奔逃,徐国祥追赶途中忽闻背后一声枪响,转身返回时发现王友德已经倒卧在血泊中,头部中弹、鲜血直流。最终,王友德因伤势过重,于次日凌晨5点牺牲。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上海市公安局政治部编印的《上海公安英烈》小册子里,记载有上海解放以后徐汇分局唯一一名烈士——王友德。但遗憾的是,对他的事迹只有寥寥数语的文字概述,没有任何照片配图。
王友德烈士肖像曾经空缺 上海市公安局供图
2023年,适逢徐汇分局筹建警史馆,筹建组成员们看到王友德肖像位置的空白后决定要尽全力将其英勇事迹补充完整,尽可能找到生前照片,再以最佳方式展陈出来。
于是,筹建组以“华东警官学校”为起点开始查找和追寻,王友德烈士的生平和形象渐渐丰富,华东警官学校登记表中甚至连他“能吃苦”“太老实”的性格特点都有记录。然而,即使遍访了曲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曲阜烈士陵园、烈士原户籍地派出所及烈士家属,依旧没能找到王友德烈士生前照片或肖像。
返沪后,徐汇分局警史馆筹建组成员始终无法释怀,倍感遗憾,于是,请画家画一张出来的想法便油然而生。
跨越时空的容颜重现
筹建组多方打听后,联系到了画家周贝贝,周贝贝表示愿意尽全力一试。但和他之前从事过的创作相比,这次可参考的资料太少,创作难度极大。
由于当年王友德入伍后与家人聚少离多,他牺牲时大女儿王秀梅年仅4岁、二女儿王秀春1岁,所以75年来二人对父亲样貌的记忆十分模糊。唯一可以参照的就是在山东走访时,烈士家属曾反映,从小到大,别人都说大女儿王秀梅和父亲长得比较像。
王友德烈士复原画像 上海市公安局供图
最终,在经历了漫长打磨后,一幅迟到了75年的烈士肖像画终于诞生了。
2024年9月30日,徐汇分局警史馆正式开馆,王友德烈士从仅有一个名字和简短介绍,变成了一位有具体肖像、有详细事迹、可观可感的热血英雄。
2025年清明节前夕,结合“口述历史”《王友德烈士肖像复原记》专题纪录片的拍摄,徐汇分局牵头运用最新数字技术,复原了烈士的动态影像。
4月2日,王友德亲属一行四人专程从山东来到上海缅怀亲人,在向王友德烈士献花时,王秀梅和王秀春泣不成声。
家属献花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本来父亲打算等工作安顿好后,把我们都接到身边,没想到后来就牺牲了。现在我们看到了父亲的形象,了解到父亲从事的是怎样的事业,父亲的一点一滴就像拼图一样,逐渐清晰。”王秀春说。
上一篇:股票投资机会挖掘指南
有话要说...